增加你的科研文章影響力的八招
看到中國的論文數已經,但引用量仍舊不盡人意。怎樣提高文章的引用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引用量從一個角度反映出文章影響科學同行的程度,雖然正負影響都有可能。我不是大牛,自己文章的引用率也不算高。這里我談談自己淺薄的想法和體會,希望能拋磚引玉,共同促進我國科學的發展和影響力。
1.酒香不怕巷深, 好文不怕沒人看。
很明顯,重要的是文章的質量。很多諾貝爾獎級的文章并不是發表在《Nature》或《Science》上的。好文章發表在二流雜志上剛開始沒人注意,但只要被人發現它的真正價值,引用量超過一定數目之后,就會不斷增加的。我的一篇二流雜志文章就比我的《Nature》文章的引用量高。
把好文章寫好要從領域的高度出發,既要廣度又有深度才行。同時還要通俗易懂地來組織結果、以理服人。重大文章常常用很多結果來支持一個論點。用短平快的方法是做不出來的。好工靠細活。如果你的文章不能讓人明白及留下印象,怎能指望他來引用呢?
2.領導潮流, 獨樹一面。
勇于做開拓性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自留地(niche)。這樣別人提到這方向,不得不引用你的工作。當然這說說容易做做難。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關鍵是工作要有新意、和其它文章有顯著不同的地方。
3.買一送三,系列文章。
常常光靠一篇文章很難得到別人的注意。需要靠不斷寫一系列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在不同雜志上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方法。次數多了,別人就會注意到了。如果自己的文章自己都拋棄不用、不發揮自己的工作,別人就更不可能相信你的工作、來幫你推廣了。我目前引用率多的文章就是靠這個方法來獲得的。這不是要你去一稿多投,每篇文章必須有自己的新意。此外,把你的數據和建立的工具放在網上。別人越容易重復你的數據,越有可能引用你的文章。
4.保質保量,建立聲譽。
對你的每一篇文章都要嚴要求高標準,打破沙鍋問到底。做到自己能*放心,沒有任何疑點。寫作不是研究的結束而是改進的開始。如果人家看到你署名的文章就知道會有內容,質量有一定保障,你文章的引用率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5.歷史文獻,親自把關。
要堅持親自查閱文獻。
首先你不引用別人,別人為什么要引用你呢?
其次,作為學生由于剛入門,不可能把領域吃透,各人查找方式也不一樣, 很難全面。
作為導師,親自查閱文獻往往會發現新的線索,促進自己從大的畫面(Big Picture)來看問題。
我的好幾篇文章在重新查文獻后,結果找到更多相關的科研問題,從而大幅增加了它們的影響范圍,提高了可讀性。《Nature》,《Science》等雜志所謂的"General Interest"就是指廣度,能否影響一大片。在這里,文獻的調研起著巨大的作用。文章觸及的范圍越大,被人看的機會越多,被引用的幾率越大。
6.得意文章,虛心請教。
有好文章,可以事先寄給同行大牛、中牛、前輩,讓他們提提意見。現在電子郵件免費,不寄白不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擔心你的想法被偷,可以在投稿的同時去征求專家意見。他們的意見可以在改稿的時候一起放進去。也許大多數不會有回應,但只要題目對胃口,他們會看的,從而增加你被引用的幾率。文章發表之后,也要寄給一些可能感興趣的同行。否則,文海寬大無邊,誰的文章都有被淹沒的可能。
7.會上宣傳,會下交流。
利用一切機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工作。 即使對方不是你的同行,這也是把影響力擴展到自己的領域之外的機會。建立關系網的重要性則不用多談。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關系。
假如英語不地道,則是先天不足,只有靠后天的努力了。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啊。能利用關系把自己的好文章推出去,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利用關系傾銷一般的文章,影響不好,要避免。一般文章發表在好雜志上,引用也不會高。我就知道一篇2005年PNAS文章的引用到現在也只有兩篇。
8.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在一個領域研究久了,文章出多了,慢慢地,別人自然而然就引用你的了。如果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沒有人會記得你做了什么,也就不會有人引用你的文章了。
此文是我初步體會,有朋友也許會覺得部分用了行銷的手法。如果你不敢宣傳自己的工作,說明你自己都不*相信,就不應該發表。如果你對你的結果堅信不疑,就應該大力同時實事求是地宣傳。科學靠傳播才能發展才能進步,不然的話為什么發表它呢?